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初夏时节,在沭阳县华冲镇十二斗沟渠沿河两岸的稻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起秧、运苗……几台插秧机来回穿梭,抢抓农时,栽插秧苗。
“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帮助把沟渠疏通了,还不知道秧苗什么时候能下地呢。”看到回访的沭阳县纪检监察干部,正在忙着给水稻插秧机装载秧苗的官沟村村民殷大哥高兴地说。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村民还在因担心没水插秧而烦恼。
“我们家水稻田就在十二斗沟渠对岸,眼看就要插秧了,但现在沟渠里根本没有水,你们帮想想办法啊?”不久前,沭阳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活动中,华冲镇官沟村村民向走访人员诉起了困扰村里多年的“揪心事”。
经了解,十二斗沟渠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全长多米,承载着沿线六个村(社区)将近一万亩田地的排洪及灌溉任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村民的引导下,走访人员到实地进行了查看,发现由于年久失修,渠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淤泥堆积,有的河段甚至被村民私自填埋建起了房屋,导致足足有5.2公里出现“肠梗阻”,形成了雨天不能排水、旱时无法灌溉的尴尬局面,不仅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何这么多年迟迟没有疏浚呢?经过了解,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根子就在于违章建筑多、拆除难度大,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当地政府虽然历经多次整治,但始终未能彻底根除。
“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把沟渠疏通。”在掌握情况后,走访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督促抢抓时间,尽快清理疏通水渠。针对反馈的问题,华冲镇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门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对侵占河道的27处违章建筑和设施设备进行了拆除,并投入万元对河道及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县纪委监委将整治工作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安排第二监察员办公室和镇纪委进行全天候现场督办,及时解决清理整治中遇到的问题。
“我住在这半辈子了,真没想到这条沟渠能修成现在这样漂亮。”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经过镇村两级半个月的日夜奋战,困扰群众多年的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目前,沟渠已经全面清理疏通,沿河两岸的道路、绿化正在升级改造中。“沟渠的改造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群众获益就是我们的动力。”该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沟渠通了,环境美了,民心也顺了。十二斗沟渠疏浚工程是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监督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沭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督促解决小区用水、社保医疗、农民工工资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36个,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