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沭阳南部新城,有这样的一条路,叫清韵路,那么为何叫清韵路,难道取清韵的名字仅仅是为好听,还是为了好记,还是这个词语具有诗情画意,其实在这里不仅仅有路叫清韵路,旁边还有条河叫清韵河,这条清韵河和路,真如河如其清,路如其韵,清韵路宽阔平坦,一平如镜,清韵河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到这里,聪明读者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叫清韵河和清韵路,要究其因,这要和沭阳民国的时期一个才女名字有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才女就是刘清韵女,字古香,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江苏沭阳人。刘清韵6岁即从师学习,好文学擅诗词,通书法绘画。刘清韵一生著书颇多,有《小蓬莱仙馆》系列共24种。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市井农桑、官场逸事、人文风情,故事曲折离奇、文笔温婉秀丽,地方和地域色彩非常浓厚。她是晚清一位杰出而且非常有成就的女文学家。晚年随夫钱德奎回沭乡居。令人惋惜的年也就光绪24年,沭阳遇洪灾,刘家被淹,有14种散失,仅存10种。这些遗稿损毁,是沭阳历史文化的一大损失。刘清韵的丈夫钱德奎,也同样多才多艺,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才子,才子配佳人,这桩珠联璧合婚姻在当时,一时传为美谈。
刘清韵的一生晚年生活跌宕起伏,遭遇颇有和宋代才女李清照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早年生活优裕,衣食无忧,同有一个能够善解自己、和自己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丈夫。晚年陷于诸多不幸,在极端落没穷倒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其遭遇和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如出一辙,自古红颜多薄命,多逢坎坷伴跌宕,特别是在晚年丈夫去世后,穷极潦倒而饥寒交迫的遭遇,和命运多舛的境地使人唏嘘不已。
刘清韵博学多才,和丈夫她的诗词潇洒俊逸,深入浅出,言辞间透出侠肝义胆豪爽之气,不拘小节浑然一体,在当时被文界称其“不假师授,抗苏辛而揖秦柳”,而倍获赞誉。虽为一介女流,笔墨之下毫无胭脂粉黛之气,在近代闺媛之中所罕见流露出难得落花流水般随意,且含洋洋洒洒之韵,还有气势磅礴而恢宏之味。
正是因为刘清韵在文学上较高造诣,特别是戏曲方面的卓越成就,后世多有文章美评,先后《中国女性文学史》、《清代戏曲史》都将刘清韵专页评述,《历代妇女著作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等大型辞书也都将其收入,列为专条。昭昭清史如东逝之水潮来潮退,犹如大浪淘沙,淘尽沧桑沉淀精华,历史终究以自已特殊的方式来纪念那些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的人!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