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起来一个月了,每天只能从三楼平台眺望下近处的小街和远处的云。平台是在物理上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唯一地方,只要下来,就觉得其实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国别的地方,或者说就是生活在中国吧,身边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你联想到墨西哥的东西了。
也不敢在上面站太长时间,否则总有个不太讲*治的词从脑子里往外蹦,“飞越XX院”。
虽然不出门,却没闲着,好歹今天得点空儿,看第二遍《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上次是在YOUTUBE看,这回B站有了。喜欢陈粒就是从上回看这个片子开始的,“全都在扩张都在膨胀收集臃肿的夸张抛开理想用时间抵押时间将欲望喂养”。嗯,喜欢她在镜头前的自然,想必她在生活中也是个不造作的人吧,而且这年纪不大的女孩还挺有思想的。相比之下,夏雨就有点装,他吸引我的就一点:每集里换的衣服都不错,什么牌子的?
西川老头儿也不错,挺真实,尤其从那个女仆咖啡店出来,说:刚出来就一本正经了,真有意思。哈哈!老头儿在招提寺鉴真像前的思考与我心有戚戚:一方面,觉得做为中国人,在文化上很自豪。一方面又觉得,在今天。。。惭愧啊。
说跑题了。今天的题目是回忆埃塞俄比亚,之所以要回忆这个国家,一来因为我这公号定位是文化旅游,不能成了自己的无病呻吟;二来呢疫情之下说埃塞也能扯上点关系,世卫组织那老谭不是埃塞人嘛。下面我就开始偷懒了,把十几年前在非洲时写的MSN博客往这粘了哈。
埃塞出美女是公认的。在去亚的斯亚贝吧的埃航班机上就见识了空姐们俊俏娇小的面容,高挑的身材,一律都是高鼻梁大眼睛,肤色也较浅,更像阿拉伯人。亚的斯分社记者的夫人说,埃塞人不认为自己是非洲人,他们对上帝赐予的这副容貌有些过分的骄傲。
(补充:这些年看书,埃塞人确实不是一般的非洲人,它是人类祖母”露西“的发现地,《旧约》中记载,埃塞人的示巴女王曾经到访以色列,与所罗门王有过一段情,所以埃塞人也自称是上帝的选民。)
据说埃塞女人都比较实际,妙龄女郎一般会嫁给有经济基础的中年男人,老夫少妻在这里是寻常事。果然,在亚的斯举办婚礼的盛地吉昂饭店,我们就见到了一对老少配的新婚夫妇。
埃塞婚礼似乎比中国还要大操大办,长长的迎亲队伍打头的是一对可爱的小伴郎小伴娘,俩个孩子打着小伞,煞有介事地挽着手,在我们的“教唆下”大方地接吻,纯真至极。其后是两位抛洒花瓣的美丽少女,再后几对帅哥靓女把新郎新娘簇拥在中间。一直有乐手随着队伍弹唱,婚礼到了后半段所有的人会快乐地起舞,并把观众也拉进来一起跳,非洲人的热情奔放此时展露无遗。
埃塞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coffee)树原产于埃塞的咖法(kaffa)地区,咖啡由此得名。埃塞人爱喝咖啡,路边随处可见的咖啡店便是证明。“咖啡道”则是埃塞的特产,正宗的咖啡道我们没能见识,据说程序相当复杂。
好像是在一个叫crown的饭店体验了一次快餐式咖啡道,咖啡已经在一把小壶里煮好了,比肯尼亚的咖啡味道酸一点。之前烘焙、捣碎咖啡豆的过程会再演示一遍,但不知我们喝的是否是这样手工泡制出的咖啡。虽然过程省略了,但烘焙的咖啡豆飘散出阵阵香味却是一样的浓郁,只是表演咖啡道的不是传说中的年轻美女,而是一位有些发福的中年大姐。大姐就大姐吧,合个影先!
由于时间没有计划好,著名的埃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皇宫没能去看,恨呐!!!好在参观了亚的斯最壮观的教堂——圣三一大教堂,也算是弥补了一下下。
这里有卫国烈士墓地,还有搞不清是哪位皇帝、皇后的灵柩。宗教知识我很缺乏,只把教堂当风景看,但的确是富丽堂皇,建筑上的雕塑考究漂亮,图解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更是吸引同行的冯小雪频频“咔嚓”。
埃塞的银饰不错,当地银每克约合人民币6元。在孟尼利克二世的雕像附近有条银饰街,几十家店铺全卖金银首饰,最多见的是由十字架变形而来的各种花朵式样,耳坠或项坠都好看。
最后说说对埃塞的整体印象:非洲屋脊所以昼夜温差大,鲜花之城但由于大兴土木尘土飞扬,人虽漂亮但太过实际。对了,希尔顿酒店的免税店不错,可以去那里买化妆品和雪茄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