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土地爷现身教民平墩村名及剥米家具和敬
TUhjnbcbe - 2024/12/23 17:32:00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这儿粮食品种很少,加上旱灾严重,导致满目疮痍、饿民哀嚎,苍凉的荒原上到处是新添的坟头和久墓之土墩。

佑护这片黑土的地祇是青苗土地爷,这一日,他跃上云头,准备赴天庭向玉皇大帝反映情况。正当他低头赶路时,迎头巧遇云游神胡峤仙翁。胡峤弯腰施礼:“地祇大人神安!”青苗抬头:“安什么安?我那里的凡间人快死光了,我能心安么?”胡峤笑问“大人是不是去见玉皇陛下的?”青苗小眼睛一眨计上心来,低声道:“我见他干嘛?那小老儿啥时候为下界生灵干过具体事的?哪能与你相比呢?但是,你这位仙兄只知向黑土地上扔一些不能当饭的瓜种韭菜种,你就不能再到回纥的鄂尔浑河岸抓点旱稻种回来吗?”看到胡峤微笑不语,青苗接着说:“小神我今天找主不如撞主,还就是专门找你的”。胡峤脸一红,连忙抱拳:“请大人回地宫休息,本仙去去就来。”青苗大喜:“谢仙兄”……

没几天,胡峤归来,停留在一块布满各种土墩的洼地上空,只见他右手掏谷左撒右撒,左手抖动拂尘,口中念念有辞,顷刻之间,地面上长满一大墩一大墩的绿衣服黄头发的旱稻谷。每墩上又有数不清的小墩,墩墩穗穗歪着头,黄着脸,清香扑鼻。当地农人惊喜地大叫:“我的老天爷呀!”有人摘几粒手搓成米,生吃不苦,烧熟喷香。一传两,两传三……大家伙立马回家取镰担筐前来收割。谁知此事早被当地一户老地主获知,急忙带领一大群狗腿子和长工们跑来护田,边跑边喊,说地是他家地,粮是他家粮。村民、流民们不予理睬,群体举镰围了上来,老地主一声令下,狗腿子们抽刀举棒;村民们也不示弱,纷份挥舞镰刀、举起扁担、抄起草叉……一场械斗一触即发。

正当双方即将开打之时,或听“轰隆”一声巨响,中间地面上冒出一团浓烟,瞬间里烟化成云,云团中一位白胡子老头儿微笑着轻轻落地,然后又上升,离地二三丈高时停住了。他的形象和传说中的土地神差不多,大家伙心中有数,个个放下刀棒,齐刷刷跪在四周。老头儿挥挥手中仙杖道:

刁民、灾民莫械斗,谁也别想独自留;

尔等做人须平心,平分墩稻人人有。

九九八十一墩稻,每户一墩不多求;

今后不要全靠天,保命别忘籽种留。

云团四周的人们,磕头如同鸡啄米,边磕头边说:“土地爷爷放心,小民保证平心!”那位领头闹事的老地主还激动地高声喊:“小民保证凭良心平分墩稻,保证留足籽种”……当人们抬起头来时,老头儿早就随云遁去了。爬起身后,大家伙心平气和地清点了土墩数和稻墩数,接着查问了村民和逃荒的灾民户数,竟与土地爷爷说的一点不差。于是乎,大家高高兴兴地分了墩稻,各自割运回家。从此后,这儿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为了不忘土地神现身凡间、亲自教民平分墩稻这件事,人们就把这地方叫做“平墩”(在今苏北沭阳县茆圩乡境内)。

可是,当人们长期手搓石砸稻谷时,手掌疼痛难忍,许多人的手掌都搓弄出血来了。于是就有人开始埋怨了:“土地爷这老东西,为什么不再出来教我们如何弄米呢?”有一位名唤郎二的村民,白天埋怨后,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土地爷教他如何如何,可以尽快出米。天亮后他就找来石匠,请他在一块石头上凿一尖底圆凹槽。这石匠手巧,不一会就被他凿好了,问郎二对不对?郎二想了想梦中情景,满意地回答:“对,就这样。”

“对,就这样!”石匠重复一句之后笑道:“我看这东西就叫‘对就(碓臼)’如何?”郎二点头认可。接下来,郎二又找来木头和锯子,亲自制作了一个木头锤,石匠又帮他在锤柄底部砸了几块狗牙碎铁片。然后,郎二倒了一小盆旱稻粒在“对就”里,用木锤上下捣,不一会就捣出许多米来了。石匠又笑道:“郎二哥,这木锤是你亲手做的,你又姓郎,我看这家具就叫‘对郎(碓榔)’怎样?”郎二笑而不答,只顾专心捣稻。

这时候,左邻右舍前来观看,齐夸他二人心灵手巧。郎二停锤道:“这要感谢土地神托梦呢。”左邻张三说:“托梦事小,主要是他当年通过神际关系,为我们弄来这种粮食,又现身教我们凭良心做人、做事,我们不感谢就没人味了。”右邻李四白了他一眼:“你再有人味,可如何去感谢呢?人家是神仙,你个凡夫俗子能看到他吗?”李四刚要开口,旁边的王二麻摆摆手道:“是爱民神,就应当有个庙。我看我们为他建个土地爷庙吧,一年到头,大年三十那天,各家各户到庙门点柱香,祷告祷告表表心意怎么样?”石匠哥笑道:“王兄麻子不多,点子不少,我看就照他说的去办吧。”大家伙齐声说“好!”

说干就干,东家拿几块砖,西家拿几片瓦……很快就在庄头背风处建了一座小小的土地庙,第二天,石匠哥还根据当年青苗土地现身时的模样,雕琢一个笑眯眯的半身神像放在小庙里呢。

起初,人们为祈祷平安和丰收,只是点一支香加磕头祷告;后来,开始增加“烧纸送钱”这一手续;再后来,人们为祈求养猪“肥盛”能发财,就逐步增加熟猪头或者一块猪肉,外加两棵葱,烧过纸后,夾出一丁点猪肉、掐断葱须放地上,磕三个头(平时对亡人磕四个头,俗称“神三鬼四”)。这个“感谢”土地神的习俗过程,统称“烧土纸”;这种敬神习俗之心理,前期是表达“感谢”,后期是祈求保佑。

故事到此早该结束,只因有人说这是讲故事的人,毛驴吃柳条直接解下一只筐一一肚编的;讲者辩道:“神话传说同样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呢,不可瞎说”……

关于平墩村地名由来,如果不信神话,那么史话信不信?传说隋唐时著名大将定彦平(今山东菏泽人),晚年因义子罗成(唐朝名将)多次背叛他,一来气辞去官职,出家当了和尚。他在一次巡游“厚丘七十二庙”(部分庙址位于今茆圩乡境内)时,因病卒于此处,众和尚将他就地殡葬,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墓,时称“彦平墩”。历经几个朝代后,被人们省称“平墩”。平墩的湖田又叫“平墩荡”,可能与沾了土地神的仙气有关,历来都是一片肥沃的良田,产粮及上交国家公粮无数。明末清初的沭阳地图中,位于今全乡境内的地盘上,只标有三个地名:厚丘、李圩、平墩荡……

搜集整理撰稿:臧继骅,沭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编审:刘刚,中国民协人文关怀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文经济网总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地爷现身教民平墩村名及剥米家具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