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沭阳地处苏北平原,纵横交错的河流随处可见,比较出名的河流也不少:有源自马陵山流经沭阳的蔷薇河,有源自新沂流经沭阳的古泊河,也有担当起沭阳航运主任务的淮沭河,还有大家相当熟悉的有着革命色彩的柴米河。这些河流记录着沭阳日新月异的变化,承载着上了年纪人的无数记忆,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沭阳人。小编今天要说是流经沭阳境内最宽的河流,这条河流不仅景色美,是大家喜欢去休闲的好地方,还有一个特点:有的年头发洪水,有的年头就没有洪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条大河什么时候建成的?源自何处?又流向何方?
拍于沂河淌水漫桥这条河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新沂河,我们都叫它沂河淌。说沂河淌是沭阳最宽的河流,一点也不过分,它最窄处也有几百米宽,最宽处得有三里多。沂河淌自西向东流经沭阳,南北各有大堤,堤内侧是两道常年流水的一百多米宽深河,堤外侧是沂南河与沂北河,中间河床高高低低、有整片平坦的土地,也有水洼,还有上百亩大的池塘。
拍于洪水后沂河淌水漫路西侧据说这沂河淌,有着沭阳人沉痛的回忆。在封建社会,无情的水灾让沭阳人不得安生,多少任沭阳地方官都为沭阳治水作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彻底杜绝水患,征调江苏及周边市县大量民工,用小车推,用筐子抬的方式堆起了南北两道堤,虽然堤不是很结实,不宽也不是太高,甚至人坐在上面还可以洗脚,但总算是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以后年年得已加固,八几年时又用机械大队进行整治加牢,后来又把内河挖宽挖深,加高加宽堤的护坡,在很多地段又用块石护坡,历经多少年不断维护才形成今天的样子。
拍于国道大桥南头东侧沂河淌景色真是美丽,大家都喜欢去沂河淌。春天到来,一望无际的小麦似一片流动的玉,又似一片湛蓝的海,大人带着孩子在空旷的河床里放着风筝,奔跑着,呐喊着,尽情沐浴和煦的阳光;无洪水的夏季,沂河淌更具魅力,水草丰美,不是草原胜似草原,牛羊群随处可见,白鹭翩翩起舞;洪水过后,渔歌晚照,宛如画,意如诗;到了冬日,有了大雪更好,像北国银装素裹,原驰蜡像。
站在国道上向东鸟瞰拍东望国道飞架南北,川流不息;西看京沪高速互通两岸,连接着北京上海;更有新长铁路横渡水面,列车疾驰而过,留下瞬间的美丽。在沂河淌,既可观景,又能开阔自己的视野,还能怡情,何乐而不为?
拍于沂河淌水漫路北头西侧新沂河的水来自何处?为什么有的年头有洪水,有的年头又没有呢?据说,新沂河的水来自山东的沂濛山区,一路上汇集各个小支流,在骆马湖处有嶂山闸、沭阳有九孔闸进行节制水流。以前,沂濛山区没有得到很好开发,雨水只要稍大点,就会无畅流下来,所以沂河淌年年夏季都会有洪水,有大洪水也有小洪水。如今不同了,山区大力开发利用,种植果树,利用山势层层建了水坝蓄水,无形中把很大一部分水蓄在山区,只有当山区遇到大的雨水时,实在承受不了时才流向下游,嶂山闸与九孔闸也承受不住时才开始泄洪,形成几里宽的水面,浩浩荡荡如长江,一路向东,流入大海。因而有好多年不见沂河洪水,又有的年头洪水很大。
后于沂河淌国道西侧新沂河的建设成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多少代人都付出了心血。在我们游玩沂河无限魅力的风光时,应该想起新中国第一批建设新沂河的那些民工们,他们大多数已进入老年,或许有的已离开人世,是他们背井离乡,用汗水与热情铸成了新中国的水利辉煌,保住了一方平安!江苏及周边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可问问我们的父辈或爷爷辈,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当年扒大沂河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