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是苏北地区著名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地级市。总体来说,宿迁市在全省的经济排名还是比较偏后,尽管这几年宿迁的经济一日千里,蓬勃发展。
宿迁,是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的故里。现在,在宿迁市城市中心,还可以看到楚汉建筑的风格。从江苏教育的整体来看,比苏南,宿迁市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宿迁市的教育视野相对不开阔。
宿迁市,共有11所四星级高中。比较有名的是宿迁中学、泗阳中学、沭阳中学以及泗洪中学等。这几所学校在江苏省比较有名,但是和苏南的学校相比,这些学校在文化资源校内软件资源至少落后40到50年。在江苏省年五星级/高品质高中评比中,江苏所通过的二十所五星级高中中,宿迁市没有一座被评为五星级高中。当地的老百姓认为,宿迁无一入榜说明宿迁教育资源不丰富,一是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二是高中教育教师资源不足。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最近几年,宿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也培育了大量优质的高中教师。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宿迁中学、泗洪中学、沭阳中学等学校培养的名师,纷纷逃离当地教育。有的到苏州中学,有的到昆山中学,有的到南京栖霞中学去。
宿迁市为什么留不住教育名师?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落后!学校教师收入水平比苏南要差得多!
大量名教师流失,学校内部发展不均衡,软实力相对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让宿迁市的四星级高中申报高品质高中,可以说是太困难了!
申报高品质高中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有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最近几年,宿迁市教育局也在努力培养当地的骨干教师。但是,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就流失一批。以这样的教育现状,去申报高品质高中,肯定过不了关。
宿迁市在苏北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你到宿迁市去看一看,当地最好的建筑,最华美的建筑,却是高中校园。宿迁市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教育局主要领导对学校的投入还是舍得的,这种投入主要是学校硬件的投入。如果你走进宿迁市及宿迁市下面的三个县。当地最好的建筑,便是高中校园的建筑了。无论是江苏省泗阳中学、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还是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江苏省致远中学,无论江苏省泗洪中学、江苏省宿豫中学,还是江苏省淮北中学、江苏省洪翔中学,无论是江苏省马陵中学,还是沭阳如东高级中学,齐校园建设美轮美奂都是当地最好的建筑。
但是,宿迁市的这些四星级高中学校,仅仅是有光鲜的外表,美丽高大的建筑,学校内部的文化建设,资源开发,名师队伍,科研力量,怎么样呢?硬件的高大,挡不住教师资源的缺乏,掩盖不住学校内部软件设施的相对落后,更别说高品质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要想建成江苏省高品质高中或者五星级高级中学,不仅要有高大的建筑,整齐的教室,还要求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相对丰富的课程,建设资源。
宿迁市的教育不仅仅是缺钱,还缺少中小学老师,缺少丰富的教育资源、课程建设资源。
中小学校长有的时候连老师都配备不齐。每年暑假后,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非常紧张。因为水平较高的小学老师被提到初中学校了,而初中学校的老师,又跑到高中学校了。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各个初中学校都缺老师。初中学校,只能是每个班六七十人拥课。长此以往,教育教学质量又怎能让人民满意呢?申报高品质高中,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成果支撑。
高品质高中也需要超前的,前瞻的,开放的校园课程文化支撑。以江苏省建设了7、8年的高中课程基地的分布来看,宿迁市省级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相对比较少。有的四星级高中,仅仅是有四星级高中的牌子,里面连一个江苏省课程基地都没有。这样的校园资源、校园文化、校园课程,要申报江苏省高品质高中,这要和已经评上的高品质高中要差多少个世纪呢?!
高品质高中的一个省级课程基地,至少要花五百万元左右。宿迁市这么多学校要申报高品质高中,哪来这么多项目经费呢?
像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省常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们之所以被评为高品质高中,是他们在课程基地建设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是课程基地数量多,而且档次品位高。当苏北的高中学校在努力建课程基地的时候,高品质高中则在努力建设省级课程基地群。
仅从课程基地这一块上来说,宿迁市11所四星级高中要申报高品质高中,仅从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经费上来看,至少要投资2到3亿,宿迁市政府舍得投入吗?
因此,能够申报成功江苏省高品质高中,既要有丰厚的经济基础,又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要有坚强厚实的名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