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青伊湖镇榜样人物张旭初戎马一生书写
TUhjnbcbe - 2025/1/26 0:02:00

文能提笔著佳作

武能马上定乾坤

张旭初的前半生南征北战

后半生息影林泉

但他一直记得自己

是青伊湖镇人

他的根在青伊湖

人物简介

张旭初,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年9月加入新四军,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解放军体育学院训练部政委。年5月被国防部授予少校军衔、三级解放勋章。少小离家抗日,戎马一生,离休后舍枪换笔,专攻诗词,追随前贤,浸润千年典籍,日夜进修不暇,人称军中“大秀才”。著有《潜志集》、《无逸集》、《砥砺集》、《秋水集》、《他山集》等五本诗词专集《张旭初文集》和主编《苏北抗日烽火》、《军旅足痕》等文史共余万字。

搭载神十书画作品纪念证书

张旭初于12岁时参加儿童团,年进入抗日中学,年8月由中共县委推荐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学习。由于张旭初在校期间政治学习认真严谨、军事训练刻苦努力,入学四个月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在军教科任干事。

图为年,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八队全班学员的合影。张旭初(后排左1)时任学员班长。

张旭初(左三)与抗日老战士们在一起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旭初历任东北西满独立四师(后来改成五师)连的指导员、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六师一零六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四三九团营教导员,参加过两淮战役、东北剿匪、开辟松花江岸根据地战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重大战役。之后他随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在冲锋号吹响之后带领部队强攻,英勇杀敌。之后还随部队进入湖南参加衡宝战役,追击白崇禧残部进入广西参加广西战役……支撑他的,是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祖国必胜的信念。

年5月,我军从四平撤退至松花江以北设防,实行土地改革,建立政权,扩大武装,经半年时间,根据地建成,我军从防御转入进攻。张旭初时任团直属队党委书记。

年11月1日,东北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六师一○六团一营攻占沈阳国民党东北剿总联勤司令部,俘敌千余人,缴获大量仓库物资。张旭初时任该营教导员。

年1月17日,东北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担任解放塘沽的任务,四三九团一营教导员张旭初率部队跑步攻占新港,缴获敌舰两艘。张旭初(中)与两名战士合影。

张旭初不仅在共产主义信念中安放了自己的心灵,这种坚定的信念甚至还在战争中战胜了敌人,同时也对其后辈产生重要影响。在辽沈战役解放铁岭的战斗中,张旭初和两个通讯员深入敌军司令部劝降,晓之以共产主义信念,动之以两军对阵形势分析,有力地瓦解了敌人的斗志,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战后,张旭初也经常和后辈提起他的戎马生涯,后辈在耳濡目染中逐渐萌发了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最终也志愿参军入伍,加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

图为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张旭初在对干部进行国际形势和边防政策教育

战争过去后,张旭初历任一四七师四三九团的政治部主任、广东边防十团(后改称为万山要塞第四守备区)政委、广东省体委任主任等,还在一四七师四三九团驻守防城至东兴一带边防,同时开展教育工作,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在广东边防十团时,其带领的队伍获“南海前哨钢八连”的荣誉称号。在广东省体委任主任期间,参与中美乒乓外交重大事件。

张旭初(前二排右1)时任团政治处主任

年秋,时任广东省体委主任的张旭初(左4)接待罗马尼亚体育代表团。图为他们在广州白云机场的合影。

年6月,时任广东省体委主任的张旭初(二排左7)接待了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女子篮球代表团。图为比赛后他们在广州体育馆的合影。

离休后,张旭初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的宗旨,通过参加函授班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汉语,张旭初刻苦自学钻研,对古典诗、词、曲、赋,联都有深厚的造诣。张旭初经常通过写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且因其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他的诗作多是围绕军旅生活展开。这也为张旭初本人赢得“军旅诗人”“军中秀才”的称号。

晚年潜心诗词创作

张旭初与任仲夷(原中顾委委员,原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在一起。

张旭初与全家一起欢度九秩华诞

张旭初的前半生南征北战,后半生远在他乡,但是对家乡的柔情和依恋始终刻在张旭初最内心深处,几十年来乡音未改,在外地听到相似的口音,便知道是老乡,觉得特别亲切。张旭初临终前通过视频,真挚地说:“虽然四处征战没有机会重返家乡,但一直和后辈讲述自己生长在青伊湖的故事,看见家乡这些年发展的越来越好,内心十分高兴,也祝愿家乡青伊湖变得更加美丽、乡亲们生活更加富足,我不会忘记养育过我的这片土地,无论身在哪,根永远在青伊湖。”

张旭初全家三世同堂(摄于年2月21日)

张旭初辅导少年儿童学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伊湖镇榜样人物张旭初戎马一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