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宿迁沭阳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美乐章
TUhjnbcbe - 2025/2/8 17:23:00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70年砥砺前行,70年革故鼎新。宿迁沭阳在拼搏奋进的征程中挥毫泼墨,抒就华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宿迁沭阳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就。今天的沭阳,楼宇林立,田畴似锦,花木盎然,百业兴旺,正在谱写伟大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回首昨日,我们筚路蓝缕;立足当下,我们披荆斩棘;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当下,沭阳广大干群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扛实政治责任、树牢六为导向,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以“强富美高”新沭阳建设的新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宿迁沭阳的明天更美好!

升级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村民愿意来的“红磁场”

聚焦短板精准攻坚冲刺全面小康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车间开足马力生产,工业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举国上下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沭阳各地热气腾腾、热流涌动,一派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

“要把握好‘全面性’和‘高水平’两个基本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六增六强’,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奔小康,当好领头羊,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

始终聚焦实体经济,筑牢全面小康坚实基础。宿迁沭阳对经济运行加强调度,建立健全“1+3”制度体系,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条”,积极打造“五最”营商环境。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坚持聚焦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亿级装备制造产业、亿级电子通讯产业,加快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科技综合体,积极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沭阳“网红花农”正在直播销售花木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全面小康建设成色。宿迁沭阳紧扣目标攻坚精准脱贫,深入开展“精准脱贫冲刺年”活动,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扭住重点攻坚污染防治,常态开展县委常委绿色讲坛,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施策攻坚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发挥“1+2+N”打非模式的机制优势,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全面小康空间布局。坚持交通先行战略,精心编制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努力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交通网络。充分释放城市活力,推动品牌亮城、文化立城、产业兴城、民生暖城,努力让市民生活舒心。加快总体布局优化,稳住城乡协调发展“基本盘”。突出农村资源要素,汇聚城乡协调发展新动能。

加快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建设小康社会强大动力。提升行政效能,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推行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不见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释放“三农”活力,扎实推进省、市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原创性改革,探索扶贫扶志工作机制,深化“互联网+三农”沭阳模式。增强创新驱动要素,深入贯彻“科技改革30条”,补强研发投入短板,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双百双千”工程。

“全县上下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大干当前,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宿迁市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伟说。

当下,宿迁沭阳全县上下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新河镇月季花基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带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强县抓招商优服务做大经济规模

走进位于宿迁市沭阳县智能针织产业园内的达丽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车间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机器上棉丝缓缓而下,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袜子。该公司拥有台国际最先进的智能纺袜机,生产一双袜子只需5分钟。利用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该公司一年棉袜产量约万双。

在沭阳,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加快发展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拼招商引资、拼项目落地……这一个个“拼”,为的是集聚更多资源,加快做大经济规模,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投资增量,加快发展就没有后劲。宿迁沭阳坚持“项目为王”,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客商为主线,全县66个招商主体统一组织调度,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掀起大招商热潮,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沭阳,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新竣工项目完成投资以及重特大项目招引、推进工作均位列全市前列。

引进来是第一步,如何保证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这道题,沭阳的答卷上亮点成片:县政务服务中心晋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一张网”推动“”提速至“”,不见面审批事项评价得分全省第一……宿迁沭阳始终紧抓“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还创新推出“双轮驱动帮办”——引资单位亲情帮办和经开区专业帮办,真正使沭阳成为项目发展的沃土。

“真是快到完全出乎意料!”谈起落户沭阳的过程,江苏恒能家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新荣颇为感慨。项目总投资30亿元,仅用半年时间,9幢厂房及综合楼、宿舍楼、食堂等全部建成,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

高效招商、优质服务,凭借这两把刷子,沭阳的产业强县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传统优势产业纺织业今年力争产值达亿元。宿迁沭阳同时锚定“高、新、特、优”培育经济新亮点,争取明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亿元、电子通信业达亿元,尽快将半固态、健康医疗、食品金属包装三大产业做成百亿级,不断夯实产业“顶梁柱”。

章集街道大沈庄鲜切花基地,鲜切花是村民致富新途径

创新驱动给政策搭平台提升科技浓度

金秋时节,位于宿迁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热火朝天忙建设,工人们正忙着给提花机套防菌膜,生产好的提花机排成长队,一眼看去,“绿”多“白”少。“外表绿色的,出口;白色的,内销。”公司副总经理于江说,“绿多白少”可以直白看出公司出口业务不断攀升,“三年前我们内销、出口是七三开,今年已倒过来,是三七开!”

敲开国际销路的,是技术进步。于江说,提花机最主要技术指标是转速和耐用度,目前他们自主研发的提花机转速已达国际一流水平,但在耐用度上稍有差距,“国际最顶尖的能用7-8年,我们产品能用5-6年,但价格只有他们的1/3。”凭着超高性价比,宋和宋的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热销。

在沭阳,品尝着创新甜头的企业越来越多。奕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生物酶制剂,原先一直深耕动物饲料领域,但眼下,公司技术团队正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攻关“抗动多糖”食品防腐添加剂技术,已累计投入3万元。“饲料酶市场有限,每年总规模在二三十亿元,但食品添加剂市场则是千亿级规模。”公司董事长项文胜说,“我们每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4%。实验室建在大城市,把技术成果拿回沭阳生产,研发上靠近人才、生产时享受宿迁沭阳良好营商环境,一举两得!”

宿迁沭阳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引导激励企业更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今年初,宿迁沭阳出台《关于全面开展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设立0万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年增长20%以上的,直接给予研发投入5%的奖励。同时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力争今年落实优惠资金0万元以上。

给政策,也搭平台。布局高新区科技综合体、高创园科技综合体等6个科技综合体,是宿迁沭阳搭建科创平台的最新一笔。科技综合体功能层次明晰、创新链条完整,全部运转后将成为沭阳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筑巢引凤,宿迁沭阳还有一系列动作:高创园扩大规模,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转型升级……宿迁沭阳希望有更多科技成果在这里孵化,有更多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发展的科技浓度,为全面小康建设插上创新翅膀。

欧中广场改造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聚焦民生多管齐下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新学期开学伊始,在宿迁市沭阳县东兴小学新校区,近0名学生到新校区报到。校长武传杨说,新校区有88亩,是老校区17倍,有标准体育场、单独一栋艺教中心等,学习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城读书,教育资源缺口越来越大。年开始,宿迁沭阳投入近20亿元启动城区“10校同建”,其中5所学校今年启用,剩余5所明年投用,届时将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让更多沭阳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

新学校拔地而起,新医院也“不甘落后”。宿迁沭阳加快建设“”公立医疗体系——3医院、3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医院将在年底前试运行,3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也已完工。很快,沭阳人看病将有更多选择。

全面小康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宿迁沭阳坚持把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农房改善,绝不让一户农民住着危房“被小康”。

在宿迁沭阳新河镇双荡村电商驿站,一堂电商摄影课正在进行,20多位农民听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位小伙子名叫胡康华,是村里仅剩的7户未脱贫农户之一。前几年一场大病让他几乎失去劳动能力,今年初在村里帮助下,他开了家花木网店,货源由村里大户以成本价提供。“现在网店每月能挣两三千元,今年肯定脱贫啦!”他说。

花木电商是宿迁沭阳发展的亮点和优势之一,当地巧妙将其与脱贫攻坚结合。目前,全县仍有未脱贫低保户、五保户1万多人,宿迁沭阳采取帮扶创业、送岗上门多项措施,争取让他们今年内全部脱贫。

脱贫是基础,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是更高追求。宿迁沭阳大力推进农房改善,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农房,并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建高效农业项目或扶贫车间,让入住农户能在家门口就业,安居乐业。今年,沭阳投入50亿元,开工建设34个农村新型社区,实现搬迁1.72万户,到明年底,全县将有4.3万户农户搬进现代化新居。

傍晚时分,在改造一新的欧中广场上,市民聚集,新装的墙体、彩色的路面、盛开的鲜花相互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欧中广场是承载着许多沭阳人记忆的老广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设施设备已老旧。今年,宿迁沭阳将久盛百货东西广场、欧中广场、金三角广场精品化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老广场悄然换了面貌。

近年来,宿迁市沭阳县努力营造绿色、生态、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真正想百姓所想,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农房改善让老百姓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固本强基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

在宿迁市沭阳县沂涛镇谢庄村,整洁的道路、洁白的墙壁、秀美的公园,与村民幸福的笑脸,构成一幅美丽图景。“小张书记来之前,村里不仅环境‘脏乱差’,各种矛盾纠纷也多。”回忆过去,74岁的村民谢观交说。

谢观交说的“小张书记”是张茂中。去年11月到任谢庄村党支部书记后,张茂中在摸清村情民意基础上,带领村组干部,与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铺路、修渠、发展高效农业、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使谢庄由“软弱涣散村”变身“美丽乡村”。去年以来,沭阳两次公开选聘名新村干,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输入大量新鲜血液。

宿迁沭阳把今年定为“基层党建提升年”,从队伍、阵地、制度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全力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推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华灯初上,在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中陈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的党徽分外抢眼,村民们陆续来到广场上,在节奏明快的歌曲下跳起舞来。在广场舞队伍中,党支部书记周以梅和丈夫李成洋一道,与村民们其乐融融。周以梅坦言,共跳广场舞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

今年以来,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宿迁沭阳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文化活动”模式,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群众共建、共创、共享乡风文明,更好地聚民心、筑同心。

党员群众共跳广场舞得益于村居党建阵地的建设。宿迁沭阳扎实推进书记项目,完成65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任务,将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群众愿意来、能办事、离不开的“红磁场”。

事业兴衰,核心在党、关键在人。沭阳坚持党建为根,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与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当好基层主心骨同步,突出党内集中教育实践特色,丰富载体,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做到讲政治。

此外,宿迁沭阳聚焦干事创业敢担当,选拔重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并把严管与厚爱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全面实施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和中层干部“五大交流”计划,努力造就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担重任的干部队伍。

“新村干”带来活力,党群服务中心成“红磁场”吸引人气,党群议事会、“广场夜谈”等制度畅通沟通渠道,宿迁沭阳打出这一套“组合拳”,全方位推动基层党建,建强了基层党组织,也推动了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转型升级花木拓宽致富新道路

“你看我院子里的这些死树枯枝,别人拿去只能当柴烧,在我这里全是宝贝。”在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奥成干花有限公司,张展指着院子里的枯树告诉记者,通过加工,这些枯树枝摇身变为价值不菲的干花艺术品。一亩地收入一万美元,这是张展创造的奇迹。

宿迁市沭阳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花木盆景种植总面积达60万亩,从业人员约30万人。近年来,宿迁沭阳围绕“一主多辅”和“一镇一品”“一镇一花”产业发展要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花木新品种引进推广和低端苗木去库存,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擦亮特色标识,重点推动花木主导产业由苗木向鲜花转型、地栽向盆栽转型、绿色向彩色转型、卖产品向卖风景转型、线下销售到线上订购转型,着力打造高质量农业“金字招牌”。全县花木产业已由过去的主要繁育绿篱灌木、大规格苗木品类,向造型类花木、树桩盆景、水生花木、鲜切花等新兴品种转型。

“每月销售额都在数万元,势头越来越好。”在新河镇双荡村,正在做直播销售花木的47岁农村妇女王金荣说,她看到周围有人直播销售花木,于是也学着在“快手”上做直播卖花木,现在粉丝不断增加,销售非常火爆。

近年来,宿迁沭阳依托花木产业优势,充分发挥0万元创业风险扶持资金的激励作用,大力开展网络创业工程,持续完善“互联网+三农”模式,培育“基地+电商+物流”电商产业集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各类花木盆景电商突破4万家,花木电商从业人员达10万人,拥有4个淘宝村全覆盖乡镇、12个“中国淘宝镇”、86个“中国淘宝村”,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均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淘宝村集群。今年1-6月份,全县实现花木盆景销售额约90亿元;花木盆景快递量约1亿件,同比增加20%;电商销售额约60亿元。

在胡家花园感受花乡深厚的历史底蕴,到刘集镇海棠花基地欣赏云蒸霞蔚、画意天成,到陇集、耿圩徜徉花海……在宿迁沭阳,花木构成的旅游风景线正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宿迁市沭阳县坚持生产与生态共赢,依托“花木之乡”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农业+旅游”联合项目,不仅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也激发了花乡旅游经济活力,加速推动宿迁沭阳向“花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的业态转型。(吕述谡陈晨丁华明倪亚琼叶春艳袁梦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迁沭阳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