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在沭阳县乡下的苗木基地,不时可见年轻人拿着手机在直播售卖各种苗木。从种粮到种花,从农民变成网红……数字网络给沭阳广大乡村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当地,电商成为新产业,农民成为新网红,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网络成为新基建。
从卖“废品”到“农旅融合”
小麦秆、玉兰叶片、玉米苞皮、农作物根茎…..这些看起来平常的边角料,在位于沭阳县新河镇解桥工业园的沭阳翔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通过工人们的一双双巧手变废为宝,被做成了精致的花束和花篮等工艺品,并通过网店销往全国乃至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地。
在魏良余的公司内,附近的老年人正在用玉米剥皮、玉兰树叶等废品制作干花,每人每天收入在元左右
创造这一奇迹的魏良余,今年46岁,回到家乡创业已有10余年。目前,魏良余公司开发的木槿花综合项目,有效地推动当地花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花木与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创业致富、就业脱贫。
作为“触网”较早的地区之一,沭阳县围绕做强特色品牌,不断完善“互联网+三农”发展模式。“我们重点推进以花木、绿植为主的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农业电子商务正成为沭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沭阳县副县长张岩说。
魏良余打造的“槿宝园”促进了农旅融合,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
近年来,沭阳县大力推进“数字乡村”经济,通过政策引导、培训扶持等多种措施,鼓励扶持电商产业做大做强,沭阳县成为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截至目前,沭阳县拥有各类活跃网商4.5万家、物流企业家,先后获评“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示范百佳县”“江苏省电子商务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电商直播入驻基地,壮大了企业富裕了农户
走进位于沭阳县耿圩镇省道东侧的苏台花木产业园内,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直播间格外引人注目,一盆盆多肉通过直播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里年产各类多肉植物近1亿株,是全国最大的多肉专职生产基地。
苏台花木产业园内的多肉植物
据宿迁市途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加成介绍,公司主要采取“基地+农户+网店”三位一体的种养加工销售模式,产品销售主要以线上电商(直播)与线下批发为主。近几年,随着“直播经济”的兴起,开启了网络和电商动态销售模式,突破了过去单纯依赖静态销售和线下销售的局限,通过把多肉搬到直播间,营造卖点、亮点、看点、爆点,吸引粉丝。产业园通过创新搭建网络共享直播间,吸纳了数十家电商入驻直播,带动了多肉直播爆发性增长。
电商的发展,不仅壮大了企业,也让附近农民口袋富了起来。园区优先吸纳失去土地农户进园区就业,带动当地农户累计就业达余人,各电商团队通过客服、配货、包装、物流、售后等网络销售环节,带动农户就业达一千余人。同时,园区帮助周边汪圩等村居民新增多肉种植面积亩,带动当地人参与多肉生产及电商销售,平均每亩年产值达20余万元、纯利润近10万元,有效增加当地农民特别是相对贫困户的收入。
苏台花木产业园内,年产各类多肉植物近1亿株,是全国最大的多肉专职生产基地
为更好服务花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沭阳县依托全县60万亩特色花木产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大项目为载体,先后建成苏奥电子商务产业园、国际花木城特色示范基地、百盟物流园仓储用房等一批颇具规模体量的电商相关实体产业项目,推动电商产业集群化发展。
由“邮政公司”建设的集散中心位于南部新城百盟物流园内,租赁面积占地10平方米,设备总投资1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据沭阳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张良志介绍,为解决寄递服务过程中农民花木产品收寄处理时间长、运输时效长等问题,沭阳邮政因地制宜率先在沭阳花木产业集群乡镇建立邮件处理中心,使花木农产品在家门口收寄、发运。同时,创新式地将宿迁邮件场地落户沭阳百盟物流园,形成市级邮件生产资源下移优先服务于县域市场。
位于沭阳南部新城百盟物流园内的邮政公司集散中心,每天早晨和下午两个时段异常繁忙
据介绍,该集散中心旺季日均吞吐能力达45万件,通达全国各个省市,全力支撑全县花木电商产业发展。该企业还在新河、庙头、扎下、颜集等乡镇建立了4个营揽中心,营揽中心的建成,从镇级层面,促进花木快递的收发,有力解决了快递尾端的“肠梗阻”现象。年,全县邮件、快件业务总和达3.6亿件,快递业务量增长达36%,快递业务收入增长达44%,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亿元。年,中国邮政与沭阳县签署“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合作协议,共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位于沭阳县新河镇的邮政营揽中心,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截至目前,沭阳县已建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专业供货生产链,产品涵盖花木、干花等基地产品以及大米、千张等特色农产品;建成“供销e家乡村电商服务站+线上展厅+店铺+直播”的销售链,拥有供销e家乡村电商服务站个、50个平台线上展厅;建成“县有园区、镇有集中区、村有网点”的物流链,平均1秒就有15.8件快递从沭阳发往全国各地。
大量年轻人才回流,农村“年轻指数”高了
电商在沭阳的迅猛发展,不仅点燃了本地青年的创业热情,还吸引大学生、律师、教师等大量年轻人才回流,提升农村“年轻指数”
走在沭阳一些乡村道路上,年轻人比比皆是,早已不是一眼望去只剩下老人与小孩的凋敝乡村。35岁的张晓厂以前在常州做物流,每月收入有八九千元,受家乡电商大潮的吸引,再加上孩子要回家上学,他回到了家乡,拿了一部手机开始,通过直播售卖苗木,“做了有半年时间吧,最高一天收入有五六千元,反正比在外打工强吧。”
在沭阳,像张晓厂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比比皆是,有很多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曲折后,已经步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年收入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
电商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早年间挥着锄头、用着老年机的农民不再埋头于田间地头,而是把手机带到田间地头,将自己培养成新型“网红”,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为自家产品代言。
苏台花木产业园内,一名女孩在直播销售多肉
沭阳县鼓励各类主体参与直播,建立全国首个县域淘宝大学培训基地,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民学习自己带货、持久卖货。去年,沭阳县电商直播超过万场,其中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
根据淘宝直播发布的《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沭阳电商花卉在淘宝直播销售额占全国花卉网上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直播成为农民的“新农活”。
打造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新标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规范花木种苗市场秩序,有效提升诚信形象,不断提高花木种苗市场竞争力,今年4月份以来,沭阳县深入开展花木种苗市场专项整治“春雷行动”等专项行动,剑指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不良花木种苗商家无处遁形,营造绿色健康的市场环境。
同时,沭阳还聚焦行业自律,指导成立沭阳县网络电商互助联合会,推动电商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和示范化发展,目前联合会已吸纳会员单位家,计划2—3年吸纳全县所有网商入会。此外,该县综合运用法治、自治、德治手段,引导和规范电商诚信经营,首创《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从合法持证经营、张贴诚信标签、禁止虚假宣传、服从行业监管等十个方面,引导网络电商诚信经营,不断推进全县花木种苗领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在刚刚举行的第九届沭阳花木节上,沭阳花木京东自营专区暨第五届沭阳网上花木节也同时启动,该项目整合沭阳花木产业和京东自营的品牌、流量、仓配物流等优势资源,拓展沭阳花木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新标杆,将推动沭阳花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数字改变了乡村。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沭阳县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总额从年的85亿元到年的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从年的49.8亿元到年的亿元,农村电商户年人均纯收入4.5万元。
“我们将围绕特色花木产业,建立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完善物流快递运营、电商服务、数字化农业物联网基地等配套体系,形成‘互联网+本地优势产业’的格局,凸显电商富民成效,拓宽我县农民销售农产品渠道。”沭阳县副县长张岩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磊卢婧王涛高峰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