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5日电(记者周文其、赵久龙、秦华江)晚上8点刚过,29岁的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新槐村花农张炎又忙碌了起来。与白天不同的是,他没有到大棚里查看月季长势,而是在手机前开始了直播。
面对镜头,张炎丝毫不见紧张,他娴熟地翻看着网友们的提问,时不时与大家互动。没过多久,问阳台适合养哪种月季花的留言刷出不少,张炎推荐了微型月季和灌木月季。“这两类月季不会长得太高,打理起来也方便,很适合在阳台上种。”他说。
随即,他指着手边的几盆月季展示了起来。“这是我培育的浪漫伊甸园,那个是芬芳宝石,都适合在阳台上种。直播间和我的淘宝店铺名字一样,都叫大华园艺,感兴趣的花友可以到店铺里看看。”张炎说。
29岁的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新槐村花农张炎,在他自家的直播室里。(新华社记者赵久龙1月31日摄)
张炎一家在当地租着几十亩土地种植花卉。沭阳县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地带,由于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自古就有“花乡”的美誉。目前,这个县花木总面积超过50万亩,花木品种超过种,年网络销售额超过90亿元,快递发货量达1.2亿件。
通过直播与花友互动、推销自家花卉才一年多,张炎的收入已经涨了不少。“互联网和农业的密切结合,让我的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开心地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视为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年,中国农业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印发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出,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根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的统计,沭阳县到年底拥有41个淘宝村,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打通了“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而在整个中国,淘宝村已经达到个,成为推进中国农村经济持续转型的重要新引擎。
张炎一家年“触网”,在淘宝上开网店卖花。年“双十一”,他开始尝试做直播。“我觉得这是今后营销的一个重要方式,于是自费去淘宝大学听课学习,发现这是商业新趋势,就想多试试。”他说。
一开始,直播观看人数只有几百个,但经过一年多的坚持,现在张炎有了3万多粉丝,每做一次直播常常有三四千人观看。
通过直播,更多网友了解了花卉种植的知识,张炎的收入也涨了不少。“以前旺季一天销售额三千多元,现在旺季一天可以卖到七千多元。”他说。
张炎的故事是中国农民探索运用互联网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无数农民借助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实现了更好的发展,鼓起了钱袋子。
新槐村是沭阳县最早在淘宝网上销售花木的村子。年4月,第一家淘宝网店“超达花卉”开始经营。年新槐村获评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年获评中国“淘宝村”。
如今,新槐村拥有多亩家庭园艺市场以及电商示范街、种子一条街等电商配套载体,发展盆栽绿植、花卉种球、花木种子、多肉、园艺工具、花盆、包装用品等实体门市多家,在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注册网店1多家,线上年销售额达3.5亿元,带动从业多人,其中外来人口务工就业超过人。
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4日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到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产业发展提速,农民收入增加,吸引大量年轻人回乡就业,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谋划乡村振兴也有了底气。”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
按照规划,中国将加速推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进程。根据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国将继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