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请为沭阳三位候选人投票结尾有彩蛋
TUhjnbcbe - 2021/1/19 9:03:00

点击“花乡网”
  他连续坚守、奋战37个日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是疫情防控中的“急先锋”;
  他以队为家、坚守岗位,即使生病了也从未向家人提起;
  他就是沭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陈宇,自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陈宇从普通民警至副队长、队长、大队长,一直坚守在巡防第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2月18日8时许,沭阳县公安局涉疫警情处置专业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医院呼吸科八楼,有一名六十多岁的男性肺炎患者,之前从湖北返回沭阳,现拒不配合医学隔离。接到指令后,陈宇迅速组织值班队员赶赴现场处置,并同时向县局值班领导、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情况。到达现场经过了解后,系吴某1月22日从湖北返沭后,于2月16日出现发热症状。2月18日,吴某到医院检查CT,CT显示肺部有轻微感染。该医院随即对其采取医学隔离观察措施,但由于吴某害怕因隔离失去自由,情绪激动,拒不配合隔离。为迅速实施隔离措施,陈宇不顾自身安危,主动冲在工作一线,通过思想劝导,讲明利害关系,宣传*策引导,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地对吴某进行耐心劝导。2月18日11时许,经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劝导,最终打消吴某的思想顾虑和思想负担,成功处置了一起拒不执行医学隔离措施的涉疫警情,有效防止了疫情传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警情处置刻不容缓,我当时想的就是在第一时间遏制疫情传播的一切可能。
  
  陈宇,男,年6月出生,中共*员,研究生学历,年参加公安工作,沭阳县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涉疫警情处置专业队负责人。从警23年来,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20余次,荣记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8次。

连续坚守、奋战37个日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疫情防控期间,他每次处理完防控疫情工作后,往往已经是次日凌晨;如遇上一些突发事件,整夜不能休息也是常有的事。年3月2日,他由于连续奋战39个日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3月2日下午16时许,陈宇正在与专业队班子成员讨论疫情防控处置队相关工作时,他双手突然捂住头隐约说道:“我头有点晕,想吐!”同事赶紧扶他到值班室的床上休息。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躺在床上的陈宇突然猛烈咳嗽,满头虚汗、不停呕吐,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同事们看到这种情况,迅速将他送至沭阳医院进行抢救。后经医生检查,陈宇血压高压达到,低压为,血糖为17.5。医生随即要求住院治疗,但被陈宇却拒绝了。他吃力地对医生说道:“你给我简单处理处理就行了,队里还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处理,我不能住院。”最后是在医生和同事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经医生介绍:“多亏当时送来的比较及时,不然就危险了,都是因为频繁加班熬夜,过于劳累造成的。”原来在住院的前一天晚上,陈宇因处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一直忙到了第二天的凌晨4点多才休息。

以队为家、坚守岗位,即使生病了也从未向家人提起


  熟悉陈宇的人都说: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一心只想着工作,却忘了自己的小家。虽身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但在面对心中的那份使命和责任,在工作与家庭、集体与个人的利益面前,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把情感的天秤倾向了他最心爱的工作。就像这次生病住院,他也为了不影响工作,还向家人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医院后红着眼睛对他说:“知道你工作忙,但也要注意身体呀。为什么生病了都不告诉我。”面对妻子的责问,他也只是笑了笑说:“没事的,不要担心。”陈宇的妻子郭红红在沭阳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上班,平时单位工作也非常忙。他和妻子平时都无暇照顾家庭。


  他的女儿今年正值参加高考,学业压力较大,本来应该都有父母陪在身边照顾,但目前家里却只有七十多岁的母亲在照料。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陈宇就从来没有回过家。他说:“疫情防控期间都是通过电话和视频跟家人了解情况的。”一说到家庭,这个46岁的铁骨汉子,心里总涌动着一股说不出的亏欠。他知道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家人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每当说到这些,他的眼里总是湿润的。
  疫情防控中的一件件感人事迹,只是他22年从警生涯的一个缩影。他说,作为一名警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必须要上。是的,逆行就是英勇无畏,逆行就是牢记使命,逆行就是果敢担当。守一道门、护一座城,他就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他早已将警徽擎上头顶,在城市上空闪闪发光,他充分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坚守一线、英勇善战、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抒写对*、对祖国、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18号候选人钱雪

火遍全国的95后“网红”警花


  她是勇于开拓创新的“弄潮儿”;
  她是工作一丝不苟的“小能干”;
  她是下笔字字珠玑的“笔杆子”;
  她是乐于服务群众的“网红警花”;
  她就是钱雪,一个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的青年民警,她打造了“教科书式的追逃”“最美公主抱”“最帅跨栏”“交警化身蜘蛛侠”等一大批警队“先锋”,她用妙趣横生的文章,巧妙风趣的宣讲,守护着道路交通的和谐顺畅。


  


  她是走街串巷宣传普法的“交警小雪”,她是无畏风霜坚守岗位的“网红警花”。


  年1月,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到沭阳高速出口等疫情防控一线卡点执勤,每天检查过往车辆达千余辆。同时,还对过往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既做战斗员、又做宣传员。勇于创新的她想到了用无人机隔空喊话让群众佩戴口罩,这一创新举措被广大媒体争相报道,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用忠诚担当谱写新时代道路安全的最强音!
  

“无人机喊话提醒”火遍全国


  年初,疫情逐渐“蔓延”,她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随警作战。针对城区部分路段有未佩戴口罩群众出行这一情况,她突发奇想用无人机进行“点对点”的隔空喊话提醒。为了吸引群众注意,她在普通话和方言间来回切换,吸引了不少市民拍摄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媒体,很多群众表示这样的宣传方式有创意很“接地气”并纷纷点赞。她的这种喊话方式被广大媒体争相报道,全网浏览量破2亿人次,获近千万网友点赞。 


  勤奋好学在青年民警中展露锋芒


  她于年8月入职基层所队,主要负责交通安全宣传和路面现场纠违工作。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雨雪风霜,她都准时出勤维护交通秩序,长时间的执勤导致腿部浮肿、皮肤晒伤,她却不曾有一丝懈怠与怨言。工作之余她把自己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所编写的文章先后被县局、市局、省厅采用,还多次被公安作家协会采用,发布在《人民作家》专刊、书香警苑等平台。经过三年的沉淀与积累,她在县局”青蓝工程“考核中连续三年考核第一并被评定为“优秀新警”。

26号候选人王海涛

情报工作中的“尖兵”

他是维稳领域的“行家里手”;
  他是战功卓著的“研判尖兵”;
  他是疫情防控的“抗疫先锋”;
  他是无私奉献的“加班狂人”。
  他就是沭阳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辅警王海涛,他以“剑胆琴心”的警*,在三尺研判台上,用双脚丈量了23个年头,把忠诚和坚守刻在责任里。
  
  他以“工匠精神”练就火眼金睛,23年的坚守与付出,已凝聚成一块块璀璨的奖匾。今年来,先后参与总结提炼了《维稳信息合成应用工作法》、《涉稳“数据战”工作三法》等3种工作法,在全局推广运用。对内倡导建立了情指中心、基层实战单位“二维一体”预警维稳联动机制,推动全局“大数据”支撑保障下的“大情报”防控格局逐步形成。由于工作突出,在今年10月份,被沭阳县委*法委选聘为全县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成员。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单程的旅行,所走过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无论是表演精彩,还是演技拙劣,都践行着我对公安事业的赤胆忠诚。所以我想说,当岁月次第轮回时,我能找到回忆警营的花绪,我也能找到对情报工作的满腔热忱和职业情怀。
  


  王海涛,男,40岁,中共*员,年参加公安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现为沭阳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辅警。连续11次被沭阳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曾获得全市公安系统十佳文职人员、全市青奥安保先进个人、“抗疫先锋”等多项荣誉及称号。


  工作中,对内倡导建立了情指中心、基层实战单位“二维一体”预警维稳联动机制,先后总结提炼了《维稳信息合成应用工作法》、《涉稳“数据战”工作三法》,创新总结“三步追逃法”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实战中追回各类逃犯余名,收到外地公安机关感谢信20余封。

今年4月,王海涛通过研判发现外省多地出现“空手套白狼”式的口罩诈骗案件,他敏锐地预感到该类案件极有可能向本地蔓延。于是王海涛迅速向辖区群众发布预警,并沿着一条已掌握的线索顺藤摸瓜,一举破获了于某某口罩诈骗案,为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三万余元,有效消除了类似案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坚信,只要自己全身心投入,信息研判工作同样是挥向犯罪分子的利刃。


  有时为了追踪一条有价值的线索,或写好一篇研判信息,王海涛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电脑就是他的武器,办公桌就是他日夜坚守的阵地。一向加班有“瘾”的他经常因为工作错过饭点,于是方便面就成了他的“最佳伴侣”,有时一周内就能把一整箱方便面吃完。他说,有时候是半夜顶不住饥饿吃上一碗,有时候泡上一碗边吃边盯着电脑屏幕,就是为了给自己提提精神。凭着这股不出战果不罢休的钉子精神,在今年10月份,王海涛被沭阳县委*法委选聘为全县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成员。

看完了事迹,咱们一起来为三位投个票吧!

14、18、26

投票方式

1、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为沭阳三位候选人投票结尾有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