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梦中的歌第六十二节企业破产惊动了总
TUhjnbcbe - 2021/5/2 22:52:00
如何确诊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02655.html

年11月20日深夜,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静谧,我从睡梦中惊醒,刚拿起电话就听到市长的声音,叫我立即去他办公室议事,我匆忙起床骑车前往。初起北风迎面,月色清凉冷冽,令人感到丝丝寒意,我十几分钟就赶到市长办公室。

陈省长刚来过电话,并发来传真件,摘登了淮阴市某银行副行长致朱镕基总理的信。信中说“淮阴地区大刮企业‘破产风’,上亿元银行贷款化为乌有”;要求“刹住这股歪风,保护银行权益!”据说朱总理看信后勃然大怒,已指示国家经贸委会同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派专人来淮阴检查,如属实,将严肃查处。半夜省长和市长通话,说明了事态的严重,也感受到省市领导人的重视和担忧。

我看了传真件,方知缘由,心中十分平静。该来的躲不过,要走的留不住,身正不怕影子斜,我问心无愧,底气十足。我向市长表示:“我们体改委掌控着企业破产全程,坚信做到了依法破产,程序规范,资料完整,经得起查证。如果检查出问题,我愿承担主要责任”。我随即召集委领导班子,连夜开了碰头会。

凌晨拂晓,市府大院彬树林里的雾霭尚未退去,我闭眼小憩一会,开始了紧张的一天。上午九时整,我们召开了体改委、经委、法院、市各主管局、各县(区)分管破产负责人的联席会议,要求大家实事求是,认真对待,共同做好迎接国家和江苏省“企业破产”检查组的准备工作。针对工商银行反映的问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我们立即向市*府提供了完整的《全市企业破产情况报告》。

11月24日,省计经委调查组提前来淮阴调查,为国家检查组到来作前期淮备。组长是位面容清秀,端庄娴雅的女处长,对我市企业破产工作十分理解和同情,她和我有段对话。她问:“你是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的,朱镕基是你的老师吧?”我回答:“朱总理兼任我们经管学院院长,还是技术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她说:“你们有师生之情,你可以主动联系,请他对破产一事放你们一马。”我说:“朱院长秉公办事,六亲不认,最讨厌开后门,找他只会令他更为反感,况且我同他又说不上话。”她说:“你可以找你的同学说情。”我回答:“我有几个同学的确可以和朱总理能说上话,但我不想让他们为难。”最后我说:“我相信总理会秉公断案,实事求是,依法处置”。我由衷地感谢她的关心,从她谈话时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了省检查组对我这个“破产始作俑者”的担心。毕竟我市不是国家的企业破产试点城市,“擅自破产”打乱了上级部署,冒犯了一些部门权益,对此我已作好了“解甲归田”的最后准备。

不当这个“七品芝麻官”也罢,不论是下乡开拖拉机,还是到工厂当修理工,我都干过,均能胜任;但我深怕事件的发展,会伤害我们改革前方战友们对改革的一片赤诚之心。我想起了已任某省常务副省长的清华经管学院同窗,他曾对我说过,“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他,如果要调动工作,他会把我作为引进人才,安排在重要岗位上,让我充分发挥才智”。虽然我不想当官,我只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但同学们的情谊始终温暖着我,在遇到困难时鼓舞着我前行。

在国家7人检查组即将到达淮阴之时,市长竟然安排我出差,在此期间,迎检工作由我委杨副主任负责。我意识到是否是有关部门,要让我这个主要责任人“避嫌隔离”,看来要动真格了。我一生清廉,淡泊名利,嫉“贿”如仇,我不怕审查;但是非常抱歉,毕竟惊动了总理,给总理惹麻烦了。

我为什么十分重视“企业破产”,并对淮阴市的“企业破产”信心十足?因为我和我的助手们,为实施破产已准备了几年。

这要从年初说起,在全市公开选拔市体改委主任之前,市委组织部安排我和几个后备干部赴沈阳考察改革,并调研了全国第一个破产企业“沈阳防爆电机厂”。当时我就萌生了在淮阴市进行企业破产试点的想法。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们曾对全市工业企业作了调查。虽然前些年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毕竟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微、亏企业众多,国有企业仍有30%以上亏损,其中3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几年来,我们按照“抓大、活小、攻难,配套”的改革思路,在抓好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同时,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采取多种改制形式放开搞活,但仍有极少数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借贷无门,还债无望,有的企业厂长甚至被债权人所在地法院强行拘留逼债。这些企业职工多次集体上访,几万名职工没有收入来源,仅靠*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困。如何突破当时的困境?我陷入了深沉的思考,如果各种办法用尽都无法搞活企业,那么唯有“破产”这路一条。

年3月30日,我参加了清华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的院庆。那次大会上,朱镕基院长向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我完整地记录了他的讲话。在谈到金融体制改革时说:“银行贷款都是老百姓的存款,债务人欠债绝不能赖账;父债子还,夫债妻还,借钱还钱,天经地义;但只有‘破产’可以例外。”又谈到他在重庆召开亏损企业厂长座谈会上,特别提出“破产”问题,并且说:“要建立破产机制,让无生命力的企业寿终正寝。我们准备了一笔呆账、坏账准备金,用于冲销破产损失的贷款;看谁能‘依法破产’,谁有能力用到这笔准备金!”他的“破产例外”和“依法破产”这些话题我至今印象深刻,因为当时我正在考虑淮阴企业的破产问题,我也很想用到这笔准备金,他的话更坚定了我在企业破产上试一试的想法。

淮阴市是个辖13个县(区),有万人口的大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市GDP仅多亿元,财*收入不足10亿元,机关事业单位经常发不出工资。例如革命老区沭阳县拖欠离休干部工资福利几千万元,老干部集体上访,我受市长重托去沭阳调研。沭阳一年财*入仅几千万元,无力支付这笔钱,最后省、市、县三方共同努力分担,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同样,当前不少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府财*也十分困难,无力帮助企业脱困解难,陷于两难境地。

我们认为要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必须破除传统观念束缚,以创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改革上寻找出路。唯有通过改革才能闯出一条活路,建立破产机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

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已陷入死局,唯有依法破产,全部被抵押的资产和土地使用权才能够解冻而方可整体拍卖,才有可能吸引优势企业前来投资收购,才能有转让收入依法优先用于安置职工并清偿债务,才有可能将这盘死棋搞活;只有破产淘汰一批企业,才能引起警醒和震撼,促进企业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砸掉“铁饭碗”、“铁交椅”,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添新的活力,使企业走出困境;只有破产重组,扶优汰劣,放开搞活一批企业,才能形成新的增长点,才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产生更好的效益,必定会带动一批企业发展,推动整个经济长期增长;也必将倒逼*府改革传统僵化的体制,转变管理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现在仍有不少人用现在的条件,以今天眼光,看待当年攻艰克难阶段的改革,非议朱镕基总理“砸三铁”的举措。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当时国家和企业极度困难的实际情况,改革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举。

我们非常同情这些下岗职工,理解他们的“委屈和怨气”,我们也一直期待着并致力于这些问题能妥善解决。多年以来,我市改革全面深化,经济快速发展,年全市GDP为亿元,财*收入达亿元,均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增长约倍。随着财*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这些弱势群体的遗留问题都相继得到解决,我们总算放下了多年的担忧之心。

由于年颁布的《破产法》过于笼统,*策不配套,可操作性差;同时对“全民企业”实施破产涉及到思想障碍和银行的阻力,所以仅有部分城市试点,未能在全国推开。此时我认为:实施企业破产的时机已十分紧迫,不容我们再等待观望,已无路可退;再拖延下去,这些企业状况会更加恶化,国有资产会更快流失,职工生活会更难保障,企业还债会更无希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前行虽有风险,但不得不为之,必须果断采取破产措施。

我们正式向市*府提出进行“企业破产试点”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府的支持,特别是市中级法院铭刚副院长等人全力以赴,和我们一起,为推进我市破产试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是制定*策。我们专门研究了《破产法》、高院的司法解释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搜集了国内外有关企业破产的案例;参加了国内《破产法》研讨会和《破产法》起草人曹思源的讲座。在此基础上,我亲自起草了《淮阴市企业破产实施细则(试行)》,全文共十六章七十八条;针对《破产法》共六章四十三条内容,进行了全面细化、明确、补充和完善。《淮阴市企业破产实施细则(试行)》经过市委、市*府批准,成为我市企业破产可以规范操作的*策性文件,也是全省第一个同《破产法》全面配套的文件。

第二是审慎选择试点。对申请破产企业必须先立预案,经破产工作小组反复论证后,才能向法院申请,特别是职工不能妥善安置,决不允许破产。

第三是司法有据。人民法院独立执法,坚持按照《破产法》规范操作,依法裁定和终结。

几年来共实施破产企业80多户,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立起优胜劣汰机制,淘汰了一批无法挽救的企业;通过收购破产企业,推动了资产重组和优势企业发展;解脱了*府和企业无休止的困境,绝大部分职工得到安置,保障了社会稳定;通过债务清偿,终结了逼债与逃债的恶性循环,保护了债权人的部分权益。

主要问题是清偿率偏低,银行很不满意。我们分析原因是:有些企业早已名存实亡,无财产可破;部分企业所欠债务,早已是呆帐、死帐、烂帐,根本无法收回;破产财产不足,在优先拨付职工工资、劳保费和破产安置费后,可供还贷的已所剩不多。我们认为破产仅是把这些隐性问题暴露出而已;问题并不是破产造成,是旧体制下企业机制僵化造成;是企业经营恶化前,企业和银行又都没有及时申请破产还贷所致;而依法破产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

淮阴个别银行领导人片面认为“破产”才是债权损失的主因;加上破产的贷款损失总行不予核销,十分恼火;因而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地向总理告状,才有了查处“淮阴地区大刮破产风”事件。

国家检查组经过一周的检查,终于肯定了我市企业破产工作的成绩,指出唯一的不足是,在职工安置上套用了试点城市的*策标准。

江苏省调查组的结论是:“淮阴市破产工作,在市委、市*府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推动资产重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务实态度十分可贵,探索精神十分可嘉,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建议省委、省*府应予保护和支持”。

“破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全省各市都前来取经,各市的企业破产试点工作,在省主管部门指导协调下,规范有序地推开。令人仰视的《破产法》颁布十年后,终于在江苏省落地,但大家都很谨慎,只做不说,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又是个清新的早晨,天将破晓,晨曦初露,微风拂面而来。我想起了毛泽东《清平乐-会昌》的诗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不一样的景色。每当回忆起这场“企业破产风波”,心中总难以平静。

如果朱镕基院长看了我这篇回忆录,不知有何想法?但我可以自豪地对他说:“作为你的学生,我们没让你难堪丢脸,没有辜负你对我们曾经的期望!”

图142年初,我和泽华(左1)、长风(右1)三人作为后备干部,在市委组织部

光明同志(右2)带领下赴沈阳考察企业改革和企业破产试点时的合影留念。

图清华大学淮阴市校友会在淮阴工学院庆祝清华大学成立86周年

图清华大学淮安校友会部分成员在由清华校友創办的市嘉洋国际学校聚会时集体留影

图年11月“清华经管干研第一届毕业35周年”深圳聚会合影

(我们夫妻在第三排左数第3和第2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梦中的歌第六十二节企业破产惊动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