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沭阳高级中学,建校100年
TUhjnbcbe - 2023/9/2 23:45:00

赓续红色血脉,熔铸百年品牌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建校周年

沭水悠悠,溯流而上。秉伯虔勤学之风,承沭阳千秋文脉。在那浪涛奔涌的历史回响中,沭阳中学教书育人、矢志报国的壮丽诗篇,穿越年,波澜壮阔、熠熠生辉。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抵御外侮时的舍生忘死,再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沭阳中学在苏北大地、淮海平原的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技楼

担当救国使命,深镌红色印记

年前,西学东渐。“五四”以降,一批有识之士视教育为强国之途,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斗争如火如荼。年,中国共产*应运而生,担负起为生民立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

在“五四”精神和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年民主人士吴铁秋胸怀教育救国的志向,在怀文书院旧址创办沭阳县立初级中学,传播文明,开启民智,成为今日沭阳现代学校教育之源头。建校之初,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甘汝霖、北大学生杨廉波、摄影大师吴印咸、诗书画兼长的魏鹭西、进步诗人谢仑仙等一大批有强烈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的有识之士,云集沭中。自此,一部印刻着沭中人光荣而又恢弘的红色基因长卷,徐徐展开。

首任校长吴绍矩(字铁秋)

校长魏鹭西,沭阳新文化传播先驱者,思想上倾向革命并为*的革命活动提供经费,其子魏善钊在他的影响下,投身*的革命事业。国文教员谢仑仙,在大革命形势鼓舞感召下,年赴武汉参加国共两*合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多次聆听毛泽东讲课,并加入中国共产*,返回沭阳开展革命工作。首任美术教员吴印咸,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左翼电影运动,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拍下许多历史珍贵镜头,为中国革命留下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并成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怀文书院校门(复建)

师者传道,生承衣钵。沭中首届学生王洁予,组织“共进学社”,创办《共进周刊》,传播革命思想。后投身革命,成为中共*员,受*的委派参加“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首批成员之一。届毕业生吕一敏,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在周恩来、陈赓领导下的上海中央特科从事地下工作。

90年前,日寇侵华,山河破碎。沭中早期学子王茂前、杨新亚、葛静波、吴瑾瑜、李士述等学生组织“前哨社”,宣传抗日救国。年,日寇侵占沭城,沭中人迁校乡里,传承红色精神,弦歌不辍。年春,淮海区抗日根据地建立,沭阳中学师生在*的领导下创建东灌沭边区中学,时称“边中”。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奏响了保家卫国的红色乐章。孙存楼、吴鸣玉等历任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在战斗中坚持教学,努力把“边中”建成一所为*培育干部的学校。

沭阳中学前身“边中”徐大庙校址

“边中”指导员苏光,面对当时复杂的*治情况,充分认识到只有*的坚强领导,全体师生才会有正确的*治方向。于是他领导建立了“边中”第一个*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抓好*的组织建设,激发师生抗日救亡、对敌斗争的决心。副校长钱星伯,教师孙炳球、骆奎轩、孙乃祥在对敌斗争中为国捐躯。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很多成为淮海根据地**基层干部。朱环、封钦、朱崇科、王庚钊等学生,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献出宝贵生命;孙以平在核工业战线从事两弹研究制造工作三十年,多次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朱南溪、赤布、钱骅、汤草元等学子,在文学、音乐、法律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几易校址,数改校名。灌沭中学、淮海区立淮海中学、淮海区联合中学、华东建设大学附属中学……,一个个校名、一段段历史,汇聚成为百年沭中历史长卷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边中”校长孙存楼

年,学校迁回原沭城西关大槽坊,校名为苏北沭阳初级中学。沭水奔流,几度春秋。从“怀文书院旧址”“灌南汤沟镇”到“胶东半岛”“西关大槽坊”再到“学府中路1号”,学校大力弘扬爱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探索事业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传奇。七万余名沭中学子奔赴大江南北,奉献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沭阳中学这所百年名校已成为苏北大地上闪亮的教育品牌,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不忘教育初心,创造“沭中现象”

淮海区抗日根据地赋予沭阳中学最厚重的红色基因,但革命老区由于自身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慢慢落后于发达地区。一代代沭中人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扎根苏北大地,努力为国育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他们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被省*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江苏省重点中学;年,学校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验收;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

智慧之门

特别是近十年来,沭中人确立“领跑宿迁,立足苏北,放眼全省”的工作目标,大力推动改革创新,沭阳中学实现了新的、超越常规的发展。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办学思想,确立了“尊重差异,包容发展”的育人理念,要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身心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发展有特长,关爱他人有担当,勇于创新有智慧,身心和谐爱运动,气质优雅会生活”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教学和分层教学,实现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兼容,实现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他们个性张扬,活力四射,潜能迸发。五育融合的“和美”课程给予他们智慧的启迪,“定向—结构—活动—评价”四维课堂给予他们精彩的展示,“彩虹”社团活动让他们青春靓丽、生命如歌。

近5年来,共有人获得学科奥赛省一等奖,5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得国际奖牌,人在各级作文、体育、音乐比赛中获奖。十年来,人考取北大、清华,1.5万余名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书写着与祖国同行的澎湃与豪迈。

社团活动

沭中学子优异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沭中教职工扎根苏北大地、奉献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和崇高情怀。

沭阳中学以“大德、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形象引导全体教师,以师德立心、以爱心立教、以学术立身、以气度立行,用沭中人的方式,诠释“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强化师德建设,树立榜样,积极引导教师自尊自爱、自清自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举办教师论坛,开展教师富脑工程,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和“希望之光”工程,助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引导沭中教师从教学走向教育,从老师走向专家,让更多教师在沭中教育平台上逐梦前行。

近年来,近20位老师荣获全国和省优课一等奖,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论文余篇;朱漫丽、段红梅老师分别当选江苏省“最美中学教师”和宿迁市“感动教育十佳人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更多老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省“工程”、市“拔尖人才”,数十人荣获县“功勋教师”称号。

惟实励新,必有回响。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入选江苏省首批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校,成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数十所著名大学生源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多项国家、省、市级集体荣誉。

社团活动

沭中人用自己对教育的坚守,打破了寒门难出贵子的固见,努力攀登全省高中教育的高峰,取得了比肩传统高中名校的优异成绩,在苏北大地上创造了全省瞩目的“沭中现象”。

聚力守正创新,再续时代华章

回眸历史风云变幻,历览征程波澜壮阔。一代代沭中人跨越时空,勇往直前,在淮海平原这片热土上开拓进取,用青春、智慧、汗水和鲜血,书写壮丽的育人诗篇。道启未来,踔厉奋发。循着百年的历史钟声,沭中人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新百年,新起点。学校确立“建成师有品位、生有特长、校有特色、苏北一流、省内知名的现代化百年名校”的工作目标。新一代沭中人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传承校史,让红色基因流淌在全校师生的血脉中。以*建为引领,坚持*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打造立体化“融促”*建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努力实现办学质态的高品质发展,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丰富“尊重差异,包容发展”育人理念内涵,凝聚学校发展的新动力和竞争力。

构建“弘毅”德育:在和谐发展中体现包容发展。以“尊重感恩,心悦行雅,自励自省,知行合一”为德育目标,塑造“少年心、书卷气、鲲鹏志”的沭中学子形象。形成全员参与、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尊重和包容之中,学会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追求体魄与心智的协调,心灵与心灵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友好,学会尊重、包容、协同,实现“包容发展”人生。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构建特色鲜明的致和心育课程体系,通过“传文”“守礼”“责任”“研行”“预见”“博爱”六大主题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社团活动

建设“和美”课程:在课程体系打造中彰显“尊重差异,包容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省级课程基地“数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基于美学视域的主题阅读”和六个市级课程基地,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五育融合的“和美”课程体系——“弘毅美德品格课程群”“和健美心生命课程群”“和性美习智慧课程群”“和知美行实践课程群”“和协美创体验课程群”,丰富课程文化内涵,培养具有“和健美心、和性美习、和协美创”的和美素养学子,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有特长,关爱他人有担当,勇于创新有智慧,身心和谐爱运动,气质优雅会生活”的“包容发展”人才。

融合“智慧”教育:在信息化建设中推动包容发展。打造高标准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建设。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方法的变革和教学形式的改变,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便捷化、信息化、互联化学校治理模式。

育华楼

打造“三色”校园: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浸润包容发展。学校对校园的整体规划和校园建筑进行精心设计,打造“三色”校园文化工程,即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包容发展文化。红色铸*,传承红色基因;蓝色致和,崇尚和合包容;绿色发展,成就出彩人生。“三色”校园文化分别从观念世界、物态世界、个人世界展开,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师生的未来发展。

在迎来建校百年之际,沭阳县委、县*府全力支持沭中发展,对沭阳中学建设东校区,要求“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将新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风景优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园。东校区的新建,将进一步拓展学校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成为沭阳中学新百年发展的新起点。

地学奥赛奖牌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如今的沭阳中学,正以高质量发展的新追求努力跻身全省高中学校前列。全体沭中人将从百年校史中汲取精神伟力,以昂然之姿,砥砺奋进、笃行不怠,为实现沭阳建设“苏北教育强县”的目标贡献沭中智慧和沭中力量,奋力续写新时代育人华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沭阳高级中学,建校100年